北京翻译公司
专业翻译公司_北京翻译公司
中文版中文 英文版英文 俄文版俄文 法文版法文
意大利文版意文 韩文版韩文 日文版日文 德文版德文

浙江翻译公司

浙江省:以浙江(又称钱塘江)得名.唐属江南东道,设浙东观察使和浙西观察使;宋置两浙路,南宋又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,简称浙东路和浙西路;元设浙东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;明设浙江省,为浙江得名的开始,后改浙江布政使司;清改浙江省,省名至今未变.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、长江三角洲南翼,东北与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为邻,省会杭州。 浙江省陆域面积10.18万平方公里,有“七山一水二分田”之称。海岸线总长6486公里,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岛屿3061个,是中国岛屿最多的一个省份。浙江历史悠久,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,就有原始人类“建德人”在今天的浙江西部山区一带活动。进入新石器时代,浙江境内人类活动的范围已相当广泛。全省境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达百处以上。三国时期(220-280年),浙江有省的建制。唐肃宗乾元元年(758年),浙江作为一个省级行政区的雏形成形。南宋王朝(1127-1279年)建都临安(今杭州),历时150年。明朝(1368-1644年)浙江省名正式出现。历史上,浙江经济较为发达。丝绸、制瓷、造纸、印刷和造船业等居当时中国领先地位。浙江人才辈出。思想家王充、王阳明、黄宗羲、龚自珍,诗人贺知章、骆宾王、孟郊、陆游,科学家沈括,戏剧家李渔、洪升等都是杰出代表。20世纪,中国文学巨匠鲁迅、茅盾,教育家蔡元培,著名科学家茅以升、竺可桢、钱学森、陈省身,以及李叔同、王国维、夏衍、艾青、徐志摩、陈望道、马寅初、金庸等一批名人均为浙江人。 浙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,旅游景点众多,类型丰富,有重要地貌景观800余处,水域景观200余处,生物景观100余处,人文景观100余处。全省现有西湖、两江一湖(富春江-新安江-千岛湖)、雁荡山、楠溪江、普陀山、嵊泗列岛、天台山、莫干山、雪窦山等1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,居中国首位。此外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42个,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和萧山湘湖、温州瓯江、绍兴会稽山等省级旅游度假区13个。省会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,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,以秀丽迷人的西湖自然风光闻名于世。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,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,东临东海,南邻福建,西接安徽、江西,北连上海、江苏。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,因江流曲折,称之江,又称浙江,省以江名,简称"浙"。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
【地形】浙江省地势西南部高,东北部低,自西南向东北倾斜,呈梯级下降。西南部为平均海拔800米的山区,1500米以上的山峰也大都集中在此,龙泉县境内的黄茅尖,海拔1929米,为本省最高峰。中部以丘陵为主,大小盆地错落分布于丘陵山地之间,东北部为冲积平原,地势平坦,土层深厚,河网密布。各山脉一直延伸到东海,露出水面的山峰构成半岛和岛屿。
【土地】全省陆域10.18万平方公里,其中山区面积占70.4%,平原占23.2%,河流和湖泊占6.4%,有“七山一水二分田”之说。2004年,全年建设占用耕地12.0千公顷。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0.9千公顷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等新增耕地16.4千公顷。全年净增加耕地2.8千公顷。
【气候】浙江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,四季分明,光照充足,资源丰富。全省年平均气温15℃-18℃,年平均降水量1000-2000毫米,1月、7月分别为全年气温最低和最高的月份,5月、6月为集中降雨期。
【自然资源】浙江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37亿立方米,按单位面积计算居全国第4位,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2004立方米,低于全国人均水平。浙江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。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有3061个,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份,其中面积495.4平方公里的舟山岛为我国第四大岛。海岸线总长6486.24公里,居全国首位,其中大陆海岸线2200公里,居全国第5位。岸长水深,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290.4公里,占全国的1/3以上,10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105.8公里。东海大陆架盆地有着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前景。浙江森林覆盖率达59.4%,居全国前列。经济林以茶园、桑园、油茶林、果园为主其中,茶、桑、柑橘等中外闻名。树种资源丰富,素有"东南植物宝库"之称。野生动物种类繁多,有123种动物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。浙江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。石煤、明矾石、叶蜡石、水泥用凝灰岩、建筑用凝灰岩等储量居全国首位,萤石居全国第2位。人口
【人口统计】据抽样调查,2004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4719.57万人,比上年增长0.86%。其中,男性人口2390.93万人,女性人口2328.64万人,分别占总人口的50.66%和49.34%。全年出生人口50.12万人,出生率为10.71‰;死亡人口26.95万人,死亡率为5.76‰;全年净增人口40.02万人,自然增长率为4.95‰。
【民族分布及人口比例】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,浙江少数民族达53个(仅缺德昂族和保安族)。少数民族人口总数达39.97万人,比“四普”时增加了18.26万人,增长85.84%。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全省总人口和全国少数民族的增长速度。人口数在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7个:畲族(170993人)、土家族(55310人)、苗族(53418人)、布依族(21457人)、回族(19609人)、壮族(18998人)、侗族(17960人)。设有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地方——景宁畲族自治县。经济
【国内生产总值】2004年全年全省生产总值11243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14.3%。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。200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816亿元,增长3.7%;第二产业增加值6045亿元,增长16.2%;第三产业增加值4382亿元,增长13.9%。在第三产业中,交通运输、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增加值增长17.6%,批发和零售贸易、餐饮业增长12.2%,金融保险业增长9.8%,房地产业增长8.8%,其他服务业增长16.0%。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7.7∶52.6∶39.7变化为7.3:53.7:39。
【农业产值和增长率】2004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16亿元,比上年增长3.7%。
【工业增加值和增长率】2004年全年工业增加值5381亿元,比上年增长17.0%。
【财政收入】财政总收入1424亿元,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06亿元,调整出口退税因素后为1805亿元和901亿元,按可比口径计算,分别增长16.5%和16.3%。
【外贸状况】2004年全年进出口总额852.3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38.8%,其中出口581.6亿美元,进口270.7亿美元,分别增长39.8%和36.6%.
【外资利用状况】2004年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3824个,合同外资和实际到位外资分别为145.6和66.8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20.8%和22.6%,增幅分别比上年回落56.7和49.8个百分点。引进外资结构优化,第三产业合同外资和实际外资分别增长33.8%和24.0%,高于全部外资13和1.4个百分点,比重分别达到16.1%和13.5%。
【支柱产业】纺织业、服装业、皮革业、机械制造业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、石化、医药业等。通讯
【电话拥有率】2004年电信业务总量639.8亿元,增长37.8%。年末拥有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1515万门,比上年增长6.1%;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3017万户,新增540万户;长途光缆线路长度19921公里,增长8.0%。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975万户,新增318万户。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323万户,新增343万户。固定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46.5部/百人提高到59.8部/百人;移动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42.3部/百人提高到49.2部/百人。
【广播电视】2004年全省拥有省市级广播电台、电视台各为12座,县级广播电视台66家。有线广播电视用户达到799.1万户,比上年增长3.5%。广播、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.56%和98.25%。交通
【铁路】以省会杭州为枢纽,浙江境内有杭州-上海、杭州-江西、杭州-宁波3条铁路复线和杭州-宣城、金华-温州2条铁路干线,总里程1185公里。
【公路】截止2004年,浙江省公路总里程达到46935公里,公路网密度达到46.1公里/百平方公里。高速公路已通车里程达 1474公里。
【港口】全省沿海港口 34个,泊位 876个,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 58个,主要港口有宁波、舟山、温州、海门和乍浦港(已改名为嘉兴港),其中宁波、温州港为全国沿海主枢纽港。
【水运】 全省有内河航道1.04万公里,居全国第3位;干线航道10条,1230公里;内河港口105个,年货物通过能力2.1亿吨。
【航空】 浙江现有萧山、宁波、温州、台州、义乌、衢州、舟山7个机场。2004年共完成旅客、货邮吞吐量1140万人次和24万吨,同比增长39.6%和31.3%。